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

来源: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作者:王晓发布:2023-12-26 15:52分享: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王晓 主持完成了2022年江苏高校“共建高质量的外语教育新生态”专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2WJYB013),课题组主要成员:刘晓苏、房亚群、朱红艳、韩敏。


  本课题是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并通过考察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特点、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学生对课程思政认知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价值

  2017年10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第一次提出了新时代的概念。新时代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时代。会议主题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全面贯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党的教育方针,完成新时代新任务即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以及全方位育人是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提高高职院校师生的自身思政政治水平的新挑战,加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探究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使用语言之一。英语的重要性让大学英语课程已经成为各大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人文性,工具性,内容直接性是大学英语课程的特点。西方的文化思想会通过英语学习影响到受教育者,但是一部分文化思想会有误导,受教育者并不能完成正确的把握。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这样的现状就需要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随着科技飞速发展,面对如此挑战,把教育思想融入个体,彰显人性优势的新时代的现实需要。同时,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指南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这个核心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有着必然的联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是按照课程设计的实践改革,把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英语课程知识内容有相互融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润物无声的滋养和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认知情况分析

1.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广度和深度不够

  全面贯彻立德树人始终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任务。“立德”即在教书知识技能的同时,把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人才培养方案。“树人”即教师的目标是教书育人,培育有正确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是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还在探索阶段,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实践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立德树人概念落实还不到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全方位育人”即要求各个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铸入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但是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实践中,还是主要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为主,缺乏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部分教师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和接受度不高,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给学生获得课程思政相关内容机会,导致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不佳,从而加大了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难度。在课堂外,教师需要时刻关注社会动态,心系祖国,不断增加自我修养和道德水平,用自身行动给学生做榜样,从而在课堂上才可以更自然发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大学英语教材的选取缺乏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教材是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堂的重要载体,由于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的差距,部分大学英语教材内容过于简单,难以或生搬硬套加入一些段落式的课程思政相关内容,从而显得课堂内容比较刻意。还有一些大学英语教材来自西方刊物的原版文章,文章会带有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其中有一些与中国国情和价值观不相符合的思想和文化,比如:个人英雄主义、拜金主义等,容易忽略中国特有的思想政治内容,导致因为教材的原因,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无法有效地实施。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策略

1.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的发展需要不断的与课程相融合,相协调,利用创新的思维,不断的解决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问题,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高职高专院校受教育者的综合素养,确保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结合“三进”思想体系。“三进”思想体系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教材是应该把党的最新理论融入教材中。进课堂即教学者运用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润物细无声地方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头脑是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全体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有着固定的学时,也是整个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重要的一部分。要想充分发挥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优势,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英语课程合理的融入点,严格制定符合国情的教学目标,不突兀,潜移默化地把思想政治理论科学地融入大学英语课程。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自己教学计划中,承担起不仅教书而且育人的责任。高职院校的领导应该对大学英语课程中课程思政元素有明确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2.挖掘英语教材中思政元素的教学实践

  以外语教学与研宄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3册的这本教材中发现,有8篇文章涵盖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分别讲述了有关新时代中国发展、儒家思想、模范人物、丝绸之路以及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道德教育、中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家庭教育。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3册 unit7 Surviving an economic crisis讲述了西方金融危机。而汉译英部分选用了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的节选,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加大执行“六稳”、“六保”的政策,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提出金融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让他们了解本国经济发展情况,加强民族自豪感。

3.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实践

  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使其对学习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产生的政治和思想道德素养的结果有所了解,为今后教学实践设计做准备。在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提升以及更好的传授课程思政内容。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3册 unit2 Swimming through fear这一章节中讲述的是主人公在一次旅行中,地中海湍急的水流把他淹没了,从此产生了恐惧。后来,当他看到一个男孩在海浪中溺水时,他挣扎着是否应该救他。经过激烈的斗争,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去水里救出那个男孩。就是那一刻,他克服了内心对水的恐惧,完成了自我拯救,摆脱了困扰已久的恐惧。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先列一个表格,分析每个时间段,主人公的思想变化:产生恐惧到克服恐惧的过程,师生在一起分析完文章后,老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分组讨论,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人生哲学: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战胜恐惧,战胜恐惧也需要时间。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视频,如:抗疫中逆向而行的医生。师生交流,增加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领悟战胜恐惧需要勇气和毅力,引导学生饱含着激情和自信心地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